越城发布8月8日:对不起了,不藏了!越城企业迎来“科技副总”,他们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
八月的绍兴骄阳似火,在绍兴福清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的联合实验室内,张寅江副教授正带领团队围在一台精密仪器前,全神贯注地分析着显示屏上的数据曲线。“这个参数波动还是超出了安全范围,必须重新调整工艺方案。”他指着屏幕上异常的波形,语气坚定地说。
就在张寅江团队攻坚克难之际,浙江省科技厅传来好消息:2025年省派“科技副总”人选名单正式公布,全省252名高校科研人员将深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服务。作为大发体育医用卫生材料科技服务队负责人,张寅江副教授名列其中。这位深耕医卫材料领域十余年的专家,自2023年起就与福清卫生用品展开深度合作,共同建立了市级博士创新站。
所谓“科技副总”,即从高校、科研院所选聘一批科研人员赴企业兼任要职,这种模式是推动人才流动共享、破解高校院所和企业产业人才供需不匹配问题的关键举措。
人才资源交流带动项目、技术、成果流动与对接,能打通高校院所和企业之间科研成果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,也能为优秀科技人才提供多元化平台,让人才走出校园、走进企业了解一线需求,奔着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开展研究。
在张寅江的办公室里,各种敷料样品整齐排列,俨然一个小型展览馆。
张寅江拿起办公桌上摆放的几十种不同品牌的敷料样品,他拿起一片普通的纯棉纱布解释道:“这种传统敷料价格低廉,但容易与伤口粘连,换药时会造成二次损伤。而进口水凝胶敷料防粘连性好且能促进伤口愈合,但成本高昂,一片就要几十甚至上百元。”
张寅江告诉记者,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研究看似简单的医用敷料。但事实上,这关系着千万患者的康复质量和医疗成本。
目前,全国每年出口医用敷料超过20亿美元,但90%以上是低端纱布类产品。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、慢性病患者增多以及手术量持续上升,全球高端医用敷料市场正以每年12%的速度增长,而这一市场80%以上的份额被欧美品牌垄断。
正是看到这样的行业痛点,有志改变这一现状的张寅江团队与福清卫生用品一拍即合,共同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“定向吸液防粘连舒适型医用敷料”,这项技术的核心在于构建特殊的 Janus润湿结构,通过结构设计实现双重功能——既确保与伤口接触时的舒适贴合,有效避免伤口粘连;又能快速吸收组织渗液,同时形成可靠的防反渗屏障。
历经数百次实验攻坚,团队成功突破核心技术瓶颈,已获4项专利授权,牵头起草制定1项国家标准,正打算申报省级博士创新站,继续为产品迭代升级做好准备。
福清卫生用品董事长刘伯福对“科技副总”制度予以肯定:“张教授不仅带来了技术突破,更转变了我们的研发思路。”更令人欣喜的是产学研合作带来的人才效应。通过联合实验室平台,将会有更多的大发体育硕士生毕业后加入企业。
据统计,越城区推行“科技副总”制度以来,已累计选派百余名高校科研人员服务企业,促成技术转化项目37个。这种模式之所以成效显著,关键在于它打破了产学研之间的体制壁垒,实现了人才、技术、资源的精准对接。
“科技副总要做的不仅是解决具体技术问题,更重要的是搭建起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桥梁。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,这种‘人才下沉、技术落地’的模式,正成为破解关键领域‘卡脖子’难题的重要途径,也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新的实践样本。”越城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(图文丨柴一君编辑 | 王耀洋 责编丨陈思嘉 审核 | 陈楠 终审丨夏斌)
原文链接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PpqOq3Ehw_Iyok4xx7WfOQ?scene=1